答:市域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在市域范圍的具體實施,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包括治理理念、體系、能力現代化。
答: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,既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戰略抓手,又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。市域治理做得怎樣,事關人民安居樂業、事關社會安定有序、事關國家長治久安。 答:2018年7月17日,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同志在《人民日報》發表文章《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》,正式提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概念。 答: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。2019年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《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。 答: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,深入推進社區治理創新,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。 答:以三年為一期,第一期試點時間為2020年至2022年,第二期為2023年至2025年。 答:第一期試點地區有246個,包括地級行政區劃單位(含副省級市、地級市、自治州、地盟)184個,占全國所有地級行政區劃單位的55.3%;直轄市下轄區縣57個,占所有直轄市下轄區縣的66.3%;另外還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5個師市。自貢市是第一期試點地區之一。 答:按照“低門檻進、高門檻出”的原則,以市級評估申報、省級把關為“進門門檻”,將中央驗收作為“出門門檻”。建立長效機制,堅持“成熟一批、驗收一批、授牌一批”,驗收通過,即予以授牌。 答:共性工作指引包括“健全市域社會治理體制”“防范化解‘五類風險’”“發揮‘五治’作用”的“1+5+5”11個項目,共63項任務。 答:授予“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”稱號。 答: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,緊緊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,牢牢把握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總要求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以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為突破口,以開展市域社會治理試點為抓手,探索具有中國特色、市域特點、時代特征社會治理新模式,不斷完善黨委領導、政府負責、民主協商、社會協同、公眾參與、法治保障、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,切實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系統化、社會化、精細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水平,努力建設人人有責、人人盡責、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,推動平安建設邁上新臺階,為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。 答:市域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、以城帶鄉的引擎作用、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。 答:要主動破解社會矛盾外溢這一最突出的難題,提升市域社會穩定風險防范化解水平;要主動應對治安問題復雜多變這一最現實的挑戰,提升市域公共安全風險防范化解水平;要主動補齊優質公共服務補給不足這一最明顯的短板,提升市域公共服務水平。 答:政治安全風險、社會治安風險、社會矛盾風險、公共安全風險、網絡安全風險。 答:構建黨委領導、政府負責、群團助推、社會協同、公眾參與的社會共治格局。